随着清脆的铃声在福州市群众路小学响起,校园内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同学们在动感音乐的伴奏下,有序地走向操场,整齐地做着热身操与体能操。低年级的小朋友轻盈地手持无绳跳绳,展现出出色的协调性,而高年级的同学则利用弹力带进行器械锻炼,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在一番拉伸和放松后,自由活动时间正式开始,波比跳、蛙跳、壁虎爬等趣味运动让同学们在不同区域尽情奔跑、欢声笑语不断,生动地展现出校园活力。
学校积极响应“课间趣活动·赋能向未来”计划,通过师生共同打造的运动分区,使同学们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和锻炼成长。此举为加强学生的体能建设以及健康成长制定了科学的框架,特别是在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福州市教育局体育管理通知》后,各中小学纷纷推出创新的课间体育活动,并融合趣味项目。
各校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特色鲜明的“一校一品”模式。例如,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借助国防教育,融入军姿训练、军体拳等丰富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们的士气和团队合作精神。台江第五中心小学则把羽毛球作为特色,创编针对性的操,充分发挥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以提高全校1500多名学生的运动技能。
除了传统体育,文化与体育的融合也在逐渐深入。格致中学用太极功夫扇和自编乒乓球操为大课间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元素,而屏东中学则通过舞龙舞狮等项目弘扬优秀传统。
不过,不少学校面临空间不足的难题,他们积极拓展运动空间,利用走廊和庭院设置多功能区域,开发智慧体育乐园等设施,让孩子们在课间自由选择运动。安全同样是重中之重,各校参加活动前进行全面的场地检查和学生状况评估,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福州市教育局则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方案,通过开齐开足的体育课程和丰富多样的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锻炼时间,并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师资配置的抽查力度,确保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