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澳注册-平台登录「值得信赖的游戏注册平台」
利澳注册-平台登录「值得信赖的游戏注册平台」
公共健身器材偷“料”减的是安全
作者:admin    发布于:2025-06-30 17:32    文字:【】【】【
摘要:央视《财经调查》栏目近期接到了多个消费者的举报,举报信息显示,一些生产厂家将不合格的公共健身器材销售进入市场,个别公共健身器材因质量问题、安装问题,屡屡发生伤人事

  央视《财经调查》栏目近期接到了多个消费者的举报,举报信息显示,一些生产厂家将不合格的公共健身器材销售进入市场,个别公共健身器材因质量问题、安装问题,屡屡发生伤人事件。带着举报者提供的信息,记者对该领域的生产、安装、使用全链条开展了调查暗访。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和公民健康意识苏醒共同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全民健身热潮,进而带动健身器材热销。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收入484.05亿元,产值约512.32亿元。其中,大部分健身器材流入公共场所,但很多健身群众不知道的是,部分健身器材实为“次品”,使用存在一定危险性。

  检索相关新闻可看到,全国多地发生过公共健身器材伤人的严重事故,轻则受伤重则致残,更有甚者被健身器材“夺命”。究其原因,有的是群众使用不当,有的是健身器材缺少维护,有的则是健身器材“带病上岗”——要么在材料上、规格上偷工减料,要么在器材安装上图省事,这都给健身群众生命安全“埋雷”。

  记者暗访相关企业发现节省成本有两种手段:一种将器材的管材壁厚度降低,普遍仅为2毫米(国标要求不得低于2.75毫米)。还会在除锈和喷涂工艺上偷工减料,这都造成公共健身器材暗藏断裂风险。另一种是将器材安装方式从“地埋”改成“地上”,即打膨胀螺丝固定,企业节省了安装成本,但立柱有松动风险。

  这种偷工减料、改变安装的做法明显违反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却照样生产、销售。而且企业工作人员还透露,无论客户需要何种形式的合格证,企业都可按需定制并直接粘贴到器材上。可见部分公共健身器材全链条都在违规操作,偷工减料产品竟然贴着合格证,这对群众是严重误导。

  其中部分劣质健身器材上还印有中国体育彩票捐赠、某某养老院、某县扶贫互助协会等字样,这等于拿相关机构为问题产品背书。这些健身器材一旦致人受伤,也会连累相关机构形象。另外,这类偷工减料生产、违规安装健身器材的企业不止一家,涉及到几个省份多家企业,这意味着劣质产品总产销量不容低估。

  坦率说,这类劣质公共健身器材不只是给群众生命安全“埋雷”,也是拖全民健身热的后腿,一旦安全事故增多,就会影响一些群众的健身热情。同时,也损害了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形象,不利于内销和出口。当然,相关企业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无论是发生事故还是被行政查处,都将难逃被追究责任。

  媒体举报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当地执法人员会同公安等部门,在定州市对涉事企业依法立案调查。最终受到何种惩罚,我们拭目以待。成都等地相关企业也应该受到查处。特别是天津一检测中心出具假检验报告,这是在纵容劣质公共健身器材伤人,更要受到依法严惩。总之,法律不能姑息任何违规者。

  公共健身器材出现偷工减料等问题,还在于采购端把关不牢。通常来说,这多属于政府采购项目,如果采购者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采购,所谓非标产品自然没有市场需求。遗憾的是,部分采购者要么为省钱选购次品,要么为省事采用地上螺丝固定。除了对群众生命健康不负责任外,还可能存在采购腐败,值得深挖。

  简言之,整治公共健身器材偷工减料等问题,要从供给、检测、需求三个环节同时发力。

 
 
资讯搜索
Copyright © 2002-2025 利澳注册-平台登录「值得信赖的游戏注册平台」 版权所有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