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导读:下游渠道经营业态变化催化行业洗牌,智能化浪潮有望进一步扩张头部品牌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推荐具备较强品牌、渠道及生产制造基础,有望受益智能化浪潮下产业集中度提升的头部品牌。
各类健身场馆、工作室等是器材最主要的需求市场。自2023年以来尽管疫情已然得到有效控制,但国内各种线下健身场馆仍然呈现数量萎缩的态势。根据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2023年我国广义健身场馆数量为11.7万家,相比2022年下跌了13%,各类健身场馆中健身工作室下跌的幅度最小为下跌7.36%,泛健身类场馆下跌幅度最大,为22%。同时,与健身场馆息息相关的健身会员人数及健身人群渗透率,也在2021年到达高点后持续下跌,根据中国健美协会的数据,至2023年跌至不足7000万人,覆盖率下降至不足5%。另一方面,从长周期角度看,考虑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不断提升,预计下游需求保持长期稳健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受益于疫情初期我国生产恢复较快,2020及2021年我国跑步机及其他健身训练器材出口额增长较快,2021年跑步机出口额达111.2亿元,一般的体育活动、体操或竞技用品出口额达207.9亿元,其他健身及康复器械出口总额为458.5亿元。2022年上述项目对应出口额有所回落,至2023年恢复增长趋势。综合而言,国内健身器材产业链通过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综合生产能力及成本端的比较优势,充分打开出口市场。
报告名称:AI风起,健身器材产业智能化加速——健身器材行业首次覆盖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